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熙灯)越秀公园主办的城市公园系列云讲解来啦!这次推出的是第十一期《平凡之躯,成就非凡(中)》。
每一件成功的园林作品问世,都凝聚了一个团结务实的工作集体所付出的智慧和心血。这包括了园林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和一批深谙园林艺术的能工巧匠的密切配合。这些园林工作者们为发展广州造园事业辛勤耕耘,不断推动着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的绿化事业成绩斐然方方面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这离不开老一辈广州园林人他们的执着坚守和默默耕耘。本期推出的是邵胜娟、利慕湘BG真人、等园林名家,志在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地建设广州园林。
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以“务实平和、开放兼容”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和技艺,励精图治为广州园林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邵胜娟(1915~2002),岭南园林园艺专家。193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1951年到广州建设局从事技术工作。广州园林处成立不久被任命为规划科副科长,园艺工程师。1965年参与规划、组织、创办了广州园林植物引种场,任副主任。同时,邵胜娟为广东园林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和第三届理事会顾问。
邵胜娟的代表作品有华南植物园、广州兰圃、晓港公园、东山湖公园、越秀公园、麓湖公园、流花西苑等。
作为广州园林处规划科副科长的邵胜娟为广州早期公园绿地格局奠定了基础,提出园林规划及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付诸实施。五十年代后期,她主持规划建设华南植物园和广州兰圃,在广州市内开展宜园地的调查,利用原有绿地,因地制宜建设公园,先后开发白云山磨刀坑、上下坑、麓湖等园区。在城市绿化方面,邵胜娟积极策划举办公园节日花展,1963年策划越秀公园的首次菊展,此后又在烈士陵园、越秀公园、文化公园举办迎春花卉展览。自此,花卉展览成为广州公园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广州的迎春花市历史悠久,但都是群众发的活动,自1964年开始,邵胜娟等人策划筹办的迎春花市成为政府主办的春节盛会。
她在盆景艺术方面亦倾注不少心血,曾与同行们多次组织盆景艺术展览,并规划建设流花西苑盆景园。邵胜娟与吴泽椿等人合作,编印《广州盆景》一书,收集广东第一代盆景大师的名作,向世人积极宣传推广岭南盆景艺术。1965年,邵胜娟参与规划并组织创办广州园林植物引种场,开办园林技工学校,为广州培养了大批园林技术骨干;她还参与发起成立广东园林学会,为广州园林的持续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利慕湘(1913-1994),广东从化人,岭南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专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毕业后在两广盐务局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50年调入广州市建设局及广州规划委员会,从事广州市公园规划与设计工作,1980年退BG真人休。从20世纪 50年代起,利慕湘大量收集、研究江南园林文献等中外园林资料,谙熟传统造园法则,积极指导各公园规划建设,为广州园林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利慕湘代表作品有广州兰圃接待室、广州动物园猴山、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三角飞檐亭和海珠广场墨兰图案栏杆等。
利慕湘是广州园林建设早期的拓荒者之一。他积极指导广州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尤其对兰圃的营造倾注很大的心血。他力主以“横堂序列”分隔兰圃狭长的园林空间,强调兰圃园林空间变化应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韵,为兰圃营构深沉高雅的风格和浓郁的书卷气氛作出重要贡献BG真人。在参与广州动物园建设期间,他主张动物的户外活动场地应模仿原生地的自然生态。他设计的广州动物园猴山以巨石筑奇峰洞穴,构山泉瀑布,群猴飞荡于石峰之间,进出于水帘山洞,乐此不彼。此创新理念影响其后的狮山、虎山等一大批生态笼舍的设计。
晚年期间,他将工作心得写成论文《造园点滴》,文中运用大量资料分析,图文并茂,是他对从事30多年造园工作的经验总结,获得广东园林学术论文奖。论文提出的造园四原则:“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化整为零划分空间、步移景异组织景观、综合运用造园因素”,至今依然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何光濂(1916~1991),广东广州人,岭南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专家。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工程系。1982年任广州市园林局工程师。1958—1984年期间,参与编写《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规划设计记要》、《广州农民讲习所旧址修建工程纪要》、《番禺县莲花山风景区规划初步设想》等文件,撰写《广州三个人工湖》、《对封开县风景旅游事业经营和建设提几点浅见》、《怎样进一步经营建设广州白云山BG真人风景区——顺谈麓湖公园规划问题》等论文,参与书籍《广州园林建设1950-1962》与《广州公园——建国以来广州公园规划设计及建设经验(讨论稿)》的编撰工作,为后人了解园林建设的背景、历程与思路留下宝贵的资料
代表作品有流花湖公园、越秀公园、白云山风景区、广州动物园、荔湾湖公园、芳华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大门、东山湖公园大门、华南植物园大门及接待室和鹿鸣酒家等。
何光濂从事园林规划、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数十年,执著认真,精益求精,善于吸取各家之长又有所突破。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思立意、总体布局、建筑造型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他根据我国南方人文与气候的特点,依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规划处理不同形式的建筑空间和园林空间生态环境,创造出一批布局严谨、构思新颖、造型别致的优秀园林作品。他设计的园林建筑格调高雅,造型美观,尺度适宜,功能实用,为岭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作。1983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国际园艺博览会上,其作品“芳华园”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获得参展园林最高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全德造园家中央理事会大金质奖。这为中国园林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为岭南园林开创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