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真人园林设计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 生态环境整治实现新突破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6-17 05:38:25    浏览:

[返回]

  环岛旅游公路为红树林让路、高速公路建设服从生态、水库树木防淹乔迁“新居”、雨林深处海南长臂猿喜添“新丁”、近岸白化珊瑚重现斑斓、西部荒漠绿进沙退生机盎然……一项项工程项目“大”手笔中,不乏生态“微”场景。

  新能源汽车推广、装配式建筑保持全国领先,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出台省级GEP核算技术规范……一份份“大”文件中有不少“细”安排。

  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要保持全国一流,但还不够,海南的生态环保工作也要争创全国一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海南省朝着“两个一流”的目标持续前进。

  当前,海南省正在开展“回头看”环保专项督察。“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海南省派出5个现场督察组和1个综合保障组,开展‘回头看’环保专项督察,聚焦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等情况,进行全覆盖、大起底检视。”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上,海南省动真碰硬攻坚,以专项整改和督察整改为抓手,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联动,啃下一批“硬骨头”——

  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完成率100%,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到期完成率100%,落实习重要批示精神专项整改到期完成率100%;

  推动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取得显著进展。围填海问题整治取得标志性成果。

  2022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7%,包括PM2.5在内的5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2017年的18微克/立方米降至历史最优水平12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达1/3;

  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五年来持续保持优级水平,水质优良率分别达到94.9%、99.6%;

  截至目前,海南省累计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1100亩,新增红树林面积约2.4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持续保持80以上,生态环境状况等级持续为优级;

  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57.56万公顷,占本岛陆域面积的17.02%BG真人。

  BG真人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海南,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也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表率。

  在文昌市清澜港至高隆湾段海域一带的海底,有一片人工种植的“草”。在水底下近距离看,海草似一条条绿色“软缎”,随波摇曳充满生机,如同青青草原。

  这些海草由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科研团队人工移植而来。科研人员期待,它们从单株扩展到斑块、进而形成海草床,为后续大规模种植海草探路,让海底“复绿”。

  从海草床到珊瑚礁,从雨林到湿地,从山川到海洋,海南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如何守住自然生态这一宝贵财富?遵循规律的科学意识和保护生态的务实行动都不能少。

  这五年来,海南省确立海南自贸港建设“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环境分别确立为“四梁”“八柱”之一;制定11项地方立法BG真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立柱架梁、加压奋进,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南省保持力度持续开拓——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五年海南省共制(修)订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30余件,覆盖多个生态文明细分领域。其中,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等多项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划定三类871个环境管控单元,“三线一单”与“多规合一”充分衔接。先后有9项生态文明改革举措、8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制度创新纳入国家推广清单。

  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近年来,海南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加强蓝碳研究,实施一批蓝碳先导性研究项目,进一步探索、挖掘、发挥好海南“碳库”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展现海南亮色。

  抓标志性工程。海南聚焦优势所能和国家所需,生成6项标志性工程。由最初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装配式建筑等4项标志性工程,到“六水共治”,再到“双碳”方面的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持续滚动打造。

  六大领域,各项标志性工程,“进度”正持续更新园林设计。一批标志性工程“重头戏”的落地,既发挥其牵引、示范作用,更为海南生态筑牢优势。

搜索